close

喝茶文化發源自中國,時至今日,不管中西方都產茶也愛喝茶,投入飲茶研究者也多。不少科學實證發現,喝茶可抗老化、防失智、提升免疫力及預防癌症等,但成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吳至行提醒,這些正面研究都是以「熱茶」為主,喝其他類型的茶雖沒壞處,但無法肯定有無好處。

 

✏️飲茶對健康有什麼好處?

長期投入臨床飲茶研究的吳至行指出,飲茶研究多是利用綠茶萃取,找出最有效益的茶多酚濃度,進而調查動物的腫瘤是否減少或消退,或對其他健康狀況有無正面影響,且均是以「熱茶」為主,而非冷泡茶、隔夜茶或冰涼的泡沫紅茶。

成大團隊2000年發表飲茶習慣及骨密度的研究調查,發現有喝茶習慣且喝10年以上的民眾,骨密度比一般人多出2%到6%,據此推估有助減低骨折機會。他說,雖然茶含有對骨質不利的咖啡因,但茶同時含黃酮素茶多酚等,能抑制骨質流失促進細胞活性

成大團隊也發現,喝茶愈多的人,血壓血脂膽固醇濃度都比少喝茶的人,喝茶愈多,效益愈好,且喝茶可改善血糖代謝減少尿酸生成,糖尿病及痛風患者也能多喝茶。另茶含有氟化物,用茶漱口可維持口腔的菌種平衡,有抗發炎及殺菌作用。

也有研究發現,兒茶素成分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,喝茶對消化性潰瘍有間接幫助。而且,長期喝茶者的身體脂肪比率較低,比不喝茶的人少兩成,腰圍也少2%。

 

✏️發效茶與不發酵茶,健康效益有差嗎?

茶可依發酵程度分類,包括未發酵的綠茶半發酵的烏龍茶全發酵的紅茶。潘璿凱表示,發酵程度愈高兒茶素含量會因氧化關係而愈少,轉化成茶紅素及茶黃素。假設綠茶的兒茶素含量是100%,烏龍茶約42%,紅茶約18%。

吳至行表示,可見愈經發酵的茶,對健康的效益愈少。不過潘璿凱說,發酵茶具特有風味及口感,且茶紅素及茶黃素同屬黃酮類化合物,仍具保健功效

 

✏️喝茶會影響某些營養素吸收嗎?

茶所含的單寧酸雖有抗氧化作用,吳至行提醒,單寧酸攝取過多會造成胃黏膜刺激,喝茶非完全無缺點。

潘璿凱解釋,單寧酸又稱鞣酸或鞣質,當大量攝取,易與胃中的蛋白質作用,凝固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質,進而導致腸胃蠕動減緩影響消化,並影響蛋白質、鐵質及鈣質吸收。尤其是喝濃茶,容易一次攝取太多單寧酸及咖啡因,導致胃部不適。

吳至行說,喝茶最大的影響就是鐵質吸收,營養健康均衡的人可以飯後一杯茶,但容易貧血的人及孕婦喝茶前,都應慎思而行。潘璿凱也提醒,有研究指出,綠茶會干擾葉酸代謝,孕婦應留意,避免大量飲用,以免影響胎兒發育,此外綠茶含微量維生素K,可能與抗凝血藥物產生交互作用,都應注意。

 

✏️怎麼喝茶最好?

吳至行表示,飲茶研究中的動物實驗,標準做法是取15公克綠茶萃取,再泡製成250毫升。想讓喝茶達到最大健康效益,他建議每天喝500毫升,約2個馬克杯的量,茶的濃度以浸泡2分鐘為宜,若是喝淡茶,最多一天可喝1000毫升,「再超過就不建議了。」

吳至行強調,茶葉絕對不能浸泡太久,他曾仔細分析,發現茶可含數千種以上物質,好物質能在沖泡的前2分鐘釋出,浸泡久了反而會釋出負面成分。且茶應該熱熱喝,一旦變涼氧化,健康效益就打折。

潘璿凱表示,基本上只要將茶葉取出、適當保存,飲用隔夜茶並無不妥。為了避免影響腸胃道的消化吸收,建議餐前避免大量喝茶或以茶佐餐,飯後也別馬上喝茶。最佳喝茶時機應是飯後2到3小時最佳,另對咖啡因較敏感的人,避免睡前喝茶。

 

📌喝什麼茶最好?吳至行笑說,「喝茶品茗」是一種生活態度,嚴格限制可就走味了,不必特別為了講究健康,特別要喝什麼牌子或價格不斐的茶,反而「孝親牌」最好,「睹茶思親,內心更圓滿!」📌

 

本文擷取自:喝茶真的可以喝出健康! 但...你喝對了嗎?

 


編感想:喝茶真的是好處多多欸~但凡事過量也不好噢😉


 

臉書粉絲團按個讚,茶葉資訊報你知
 
PC HOME商店街購物,不定期優惠任你拿
 
關注LINE@帳號
一對一客服好方便,線上集點粉絲享專屬優惠
加入好友
arrow
arrow

    小蔣茶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